新闻中心

返回上一页
亚洲规模最大地下车站主体完工 巧解两大建筑施工难题
时间: 发布者:3hfxm 点击数:

    7月5日,由中国中铁四局一公司承建的郑州站至新郑国际机场城际铁路机场站内无砟轨道板灌注施工全部完成。郑机城际铁路新郑国际机场站为双层三跨双岛四线明挖车站,车站地下总建筑面积42825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8423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规模地下火车站。它的完工为后续的铺轨及按期正式启用工作奠定了基础。

亚洲规模最大地下车站主体完工 巧解两大建筑施工难题.jpg

    该站不仅是郑机城际铁路的一个车站,还是郑州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的一部分,它的顺利启用将对实现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与周边城市“半小时”经济圈及机场到市区“零换乘”的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
 

  地下建筑远比地上建筑复杂,尤其是对郑机城际机场站这样超大规模的地下车站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两个:一是挖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05.8米、41.7米、19.8米大坑,如何不塌?二是挖这么大的坑,怎么才能保证不挖成个大水塘?
 

  郑州地处河南中部,泥土以粉细砂为主,土层直立性质差,随着基坑挖深的增加,四周的泥土会向基坑中间挤压。基坑支护强度不足,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坍塌事故。针对这一特殊实际,项目部在专家的指导下确立了《钢筋混凝土支撑和网喷支护》方案,分别在坑内打入钻孔桩和止水旋喷桩各799根、临时立柱192根、抗拔桩482根、地基加固高压旋喷桩共4888根,并改原设计的钢管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增强抗挤、抗压的作用。
 

  随着基坑的不断挖深,原有地下水的走向也被破坏。粉细砂地质本身存水效果差,如果不解决降水问题,挖多深就会存多少水,最终挖成一个大水塘。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项目部多次对基坑及周边降水处理方案进行论证,最终确定采用降压井和疏干井穿插布置的方案,既解决了深基坑的降水问题,保证了基坑施工安全,又大大节约了降水成本。
 

  两大难题的迎刃而解,让项目部在短短14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基坑开挖,并成功解除施工“1级安全警报”。
 

 

  同时,在一“挖”一“降”之间,项目部编制的《降低粉砂层地质基坑降水含砂率》成果获得国家QC成果二等奖,《广电式应力计》、《基坑自动化监测异常数据识别方法》获两项国家级发明专利;无线低功耗的深大基坑数据采集箱、无线低功耗的深大基坑数据采集器获两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深大基坑自动化监测及智能化预警系统采集软件》获得国家级软件著作权。这些技术成果在施工中均发挥了巨大作用。